你知道狗狗也容易有壓力與分離焦慮嗎?毛孩的世界很單純,所以對外界的變化也特別敏感,常常會因為主人情緒、環境變化、資源分配不均等感到壓力,有壓力就容易有一些不尋常的反應與狀態。

怎麼判斷狗狗分離焦慮
如果狗狗出現以下的症狀,很有可能就是有分離焦慮唷:
- 飼主出門後、獨處時會一直吠叫
- 無故一直舔毛,甚至舔到有傷口、禿毛
- 食慾不振拉肚子
- 亂咬東西搞破壞
- 隨地大小便、甚至吃自己的排泄物
- 在固定的路線上來回踱步
- 飼主準備出門時會緊緊跟隨、緊張喘氣
狗狗分離焦慮可以透過監視器確認,在飼主出門之後,狗狗是不是一整天都無法放鬆,如果相反的,只是吠叫一陣子就跑去玩玩具、吃飯睡覺,那就不是分離焦慮喔!這個狀況也不適用於未滿一歲半的幼犬,因為幼犬如出現破壞環境行為,很可能是體力過剩所致。

為什麼會有分離焦慮症狀?
通常有分離焦慮的毛孩,心理層面的因素較大。
- 大部分曾經被拋棄過的狗狗、或是在收容所待過的狗狗
- 幼時缺乏獨處經驗、飼主過度陪伴寵溺
- 與飼主的關係緊密,將主人視為唯一的安全感來源
- 新環境、搬家、有陌生人入住
- 飼主出門離開家與回家的態度過於「浮誇」
除了以上狀況可能產生狗狗分離焦慮之外,有些品種狗,例如吉娃娃、貴賓狗、馬爾濟斯、牧羊犬、,也都有較大的機率罹患分離焦慮症。
該如何降低狗狗分離焦慮症狀
要解決狗狗分離焦慮的症狀,最重要的就是飼主的態度與行為。
1.主人出門練習
例如出門一定會拿鑰匙、拿包包,進行這些動作後不直接出門,而是繼續待在家裡做平常會做的事情。反覆幾次這樣練習,狗狗對於主人要出門的行為會逐漸習慣。
2.出門與回家的反應不要太浮誇
有些人出門會一直跟狗狗親親抱抱十八相送,會讓狗狗害怕這麼「慎重」是不是一去就不回來。因此出門與回家對待狗狗的反應需用平靜的態度相處。
3.設立安全感小窩
在家中設置舒服的睡墊,可以放置主人的衣物在旁邊,讓狗狗可以安心的休息。
4.增加玩樂時間
設定專心陪玩的時間、帶狗狗出去放風,在家放置益智玩具、藏食墊等。
Omega-3中EPA對於焦慮症狀的機制

很多人以為毛孩補充魚油,只有針對皮膚的保健,其實寵物魚油中的Omega-3也是照顧毛孩情緒的小幫手喔!
Omega-3不飽和脂肪酸會融入神經細胞膜,維持細胞模的穩定,尤其是EPA,像是一座橋樑,穿越血腦屏障,降低神經細胞的發炎反應,還可以調節血清素、多巴胺、正腎上腺素等,維持心情健康、情緒穩定。
研究指出不論是人體或是毛孩體內缺乏EPA,少了控制血清素與多巴胺的路徑,情緒的調節上較容易出問題。
因此,如果狗狗分離焦慮症狀嚴重,也可以透過補充寵物魚油,維持EPA的濃度,幫助狗狗情緒穩定。

什麼時候該看醫生
如果以上的練習與營養素補充都進行了,狗狗卻還是沒有改善,反而越來越嚴重,那就必須找尋專業的寵物行為治療醫師協助。
